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 한글 | русский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媒体视角丨环球网:(中文学院)贸大学子冬日暖阳行,为农村耆年“智启数字人生”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3-06


寒假可以做什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群大学生给出了一个温暖的答案——用数字技能点亮农村耆年的生活。2025年寒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开展千村千企千红社会实践活动,由贸大中文学院师生为主体的智启耆年数字护航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地区,聚焦农村老人数字生活现状,用实际行动开启一场数字助老的温暖实践。

希望数字技术是助力,而非负担

数字浪潮席卷农村地区,智能设备普及程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成为数字世界的新移民。他们刷着短视频,玩着手机游戏,沉浸在虚拟世界带来的即时快感中。据数据显示,老年群体月人均使用网络时长达129小时,其中短视频以35.1%的占比高居使用时长榜首。部分老人沉迷于刷短视频、看微短剧,甚至影响了正常的作息和生活,出现了身体健康问题。此外,一些老人还陷入了微短剧的微陷阱,如自动扣费等付费陷阱,导致经济损失。

我们团队的初心,就是全面了解农村老人的数字生活现状,”“智启耆年数字护航实践团队负责人刘端同学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扎实的调研,深入剖析农村老人智能设备使用情况,为可能出现的数字依赖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我们坚信,数字技术应该成为农村老人生活的助推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而不是成为他们的负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践团队汇聚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多个专业背景学子,他们来自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金融等不同学科,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教师张榆泽的指导下,他们以用青春智慧,助力农村老人数字生活健康发展为使命,奔赴农村大地,开启了为期四周的寒假社会实践。

扎根乡土,方能洞察最真实的需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智启耆年数字护航实践团队深谙调研的真谛在于深入二字。为了避免调研沦为走过场,他们选择扎根乡土,用脚步丈量农村的土地,用真心倾听老人的心声。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实地走访等多种调研方法,团队成员向雨叶同学介绍道,我们力求从多维度、多层面还原农村老人数字生活的真实图景,从而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老人使用智能设备的背后的故事。

在村里的活动中心、在老人的家中,都留下了团队调研的足迹。团队成员们发现,部分老人却表现出对电子设备的过度依赖。有位爷爷告诉我们,他现在每天要花好几个小时刷抖音,以前喜欢的麻将都不想打了,团队成员回忆起调研中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和他聊天的时候,能感受到他其实也意识到这样不好,但是很难控制自己。数字娱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他们消磨时间的主要力量

当然,调研中也不乏温暖的发现。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农村家庭的年轻一代对老人使用智能设备持开放和支持态度,子女们不仅不会过度干涉老人的数字娱乐,还积极为老人提供数字技能培训和帮助。这种家庭内部的支持,为后续团队提出解决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用专业所长,为耆年数字生活舒筋活络

针对农村老人可能面临的数字依赖问题,团队成员们结合专业知识,为老人们量身定制了一系列数字健康活动。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人科普电子设备成瘾危害,还与家属沟通,为老人设计健康日程表,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同时,团队计划与当地村委会合作建立互助小组,鼓励老人互相监督,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在提升老人数字技能上,团队成员结合自身经验,为老人推荐适配软件,进行音视频电话教学,为老人提供一对一现场辅导,手把手地教授老人如何使用智能设备进行视频通话、网上购物、查询健康信息等常用操作,帮助老人们跨越数字鸿沟,拥抱更加便捷和精彩的数字生活。

为期四周的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撰写的《农村老人数字成瘾情况和使用电子设备习惯调研报告》,深入分析数据并提出可行建议。团队开展的一系列关怀帮扶活动,受到农村老人和村民的一致好评,丰富了老人生活,增进了邻里感情。此次实践活动也成为中文学院行走的思政课生动实践,引导学生在社会调研中受教育、长才干。团委老师评价:希望越来越多像智启耆年数字护航这样的团队,用青春热情和专业知识助力解决社会问题。

来源:环球网

https://yrd.huanqiu.com/article/4Li8giap4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