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 한글 | русский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园地» 学生动态

学生动态

交换生心得 | 刘端:我的南开记忆

——赴天津南开大学交换心得

2022级本科生 刘端

2025年2月至6月在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交流学习

得益于学院的帮助,2025年春季学期我得以前往南开大学交流学习。2025216日我第一天到南开,在这座百年学府开启了为期一学期的求学;2025616日我收拾行囊离开南开,大中路旁的两排白杨由青转绿,刚好整整四个月。期间笑泪交汇,彼此俱存。

一周前,我站在新开湖畔看南开把所有毕业生的名字打在二主楼的墙壁上,才在离别的前夜感知到这场跨越四个月的奔赴,不只是简单的交流学习,而是一场与城市肌理、校园文脉深度共鸣的生命体验。

图1 南开大学文学院

初到天津,扑面而来的是混杂着煎饼馃子香气的市井气息。不同于北京的广博浑壮,这里的生活带着一种粗粝而鲜活的质感——西南村清晨的早点摊前,大爷大妈用天津话聊着家常,熨帖着异乡人的局促;傍晚的海河边、狮子林桥前,钓鱼的老者与慢跑的青年共享落日余晖,游船划过水面的涟漪里,倒映着对岸意式风情区的尖顶与中式飞檐。

在五大道的初春,我和同学踩着洒下来的阳光漫步,哥特式尖顶与巴洛克式拱窗在梧桐叶隙间若隐若现,这里随便的某栋洋房雕花铁栏就可能挂着“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转角处却突然飘来熟梨膏的甜香。在民园广场的咖啡店坐下,看穿着一中、耀华校服的学生骑着自行车掠过石板路,天津就是这样:它从不刻意标榜历史,但每一寸肌理都浸润着岁月的从容。

图2 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第二主教学楼

而南开在天津无处不在:在天津,南开不再特指南开大学,在天津,南开的简称成了“南大”。因为年级的原因,我并没有在南开大学修读过多专业课,而是更多地感受了这所多科性综合类大学的海纳百川。南开大学的课堂往往自带一种“沉潜而开放”的气质。我选修的民俗学课上,老师带着我们包粽子讲节气,学曲艺玩坠子。从德云社到曲艺团,我和朋友一学期走遍了天津大大小小的曲艺演出场所,也在天津、在南开的“慢”中浸润了新的底色。还让我比较难忘的是外国语学院英文电影研讨课上的思维碰撞。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围坐成圈,有人用社会史视角解读电影的宴饮场景,有人从精神病学分析才子佳人小说。老师从不轻易评判,只是反复讲Roger Ebert,这位影评人一生都在讲一件事:“It’s not what the movie is about that makes it good or bad, but how it is about it.”我想这也是南开教给我的。

图3 民俗学课堂制作的粽子

如果说交换生活最珍贵的收获,应该是在陌生环境中重新拥抱生命体验。没课的时候,我常跟着本地同学去“赶大集”。在王顶堤菜市场,看摊主用天津快板般的节奏吆喝着“沙窝萝卜赛鸭梨”,学着用“零嘴儿”代替“零食”的称谓,掌握“嘛”在不同位置的用法,甚至能听懂几句带包袱的俏皮话。离津前最后一个傍晚,我坐在刨冰店里打下这段文字。明天一早我将启程,车窗外,解放桥会在晨光熹微中缓缓开启,等待拥抱即将到来的夏夜。

图4 南开大学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