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 한글 | русский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园地» 学生动态

学生动态

中文“友”约|莹莹:三大洲播散中文种子

【编者按】为全面提升中文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认知,202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推出校友访谈系列栏目,邀请各行各业优秀中文校友,以采访的方式对优秀校友进行访谈,追忆中文求学故事、讲述贸大成长历程、分享毕业后从业心得。让我们共同聆听校友的成长故事,以优秀校友为榜样,汲取奋进力量,追逐青春理想,谱写更加辉煌的中文篇章。

【人物名片】

莹莹,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商务)实践与研究基地专职教师,中国语言文学院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目前外派英国利兹大学商务孔子学任国家公派教师。她致力于通过国际中文教育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外派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子学院、马拉维大学孔子学院,2024年受邀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

人物事迹:

2016,参加汉办志愿者选拔考试,被选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商务孔院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储备人员。2017,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商务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负责汉语教学,文化活动、高端会议论坛的筹备与执行,新闻撰写、文件制作、整理、翻译以及团组的接待等被评为年度优秀志愿者。2019赴马拉维大学孔子学院工作,获2019马拉维中国周优秀教练员奖,在汉语桥官网、新华非洲公众号等媒体上发表多篇学院新闻。2022,获以新标准创新中文教学2022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华北区)线上交流活动最具活力团队荣誉。2024,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

一、跨界逐梦,开启国际中文教育新篇

莹莹本科专业是劳动与社会保障,同时选修新闻学双学位。本科阶段,在一次偶然的新闻浏览中,她了解到了孔子学院的发展情况从小对语言学习非常感兴趣,在语言世界里的探索一直是她向往的事业正因为这个原因,白莹莹决定报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她说,“我觉得教外国人学习中文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也肯定非常有趣的工作。而我们国际中文教育本身也是传播的一种,只不过我们是要传播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在她看来,国际中文教育绝非单纯的语言教学,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

1 莹莹维多利亚商务孔子学院的老师们的合影

二、海外深耕,铸就优秀中文教师之路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的求学期间,中文学院老师们认真负责的态度深深感染着她,每当她有疑惑,老师们总是耐心解答。莹莹不仅扎实掌握了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了她成长为耐心且富有责任感教育工作者的决心

从初出茅庐的学生,到自信站上讲台,这条道路布满荆棘。白莹莹坦言,如何在丰富的专业课学习与实践课训练中,蜕变成为一名自信的新手教师,是她面临的最大挑战。为了跨越这道难关,她不断参加试讲与展示,每一次登台都是一次自我挑战,每一次总结反思都是成长的阶梯。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克服了内心的胆怯,更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成为她继续前行的动力。为了上好中文课,她不仅学习了教育学、文学、语言学等专业知识,还掌握了中华才艺等文化技能。

三、以语为桥,传递中国语言文化力量
从汉语教师志愿者到开拓者

2016年,白莹莹凭借扎实专业素养和对国际教育的热忱,通过汉办志愿者选拔考试。次年,怀揣梦想的她奔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商务孔子学院,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国际教育交流征程。回忆起当初的决定,她的眼中满是坚定。早在选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之前,孔子学院就已在她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她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为奔赴海外做好了充分准备。这一梦想的实现,不仅源于她对语言教学的热爱以及对跨文化交流的浓厚兴趣,更离不开学校丰富资源的有力支撑和学院给予的悉心指导与支持。

在澳大利亚志愿者时,白莹莹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海外独立生活与教学工作的平衡。她深知时间管理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性,便精心规划日程,把教学、备课与生活琐事安排得有条不紊。同时,她也在团队合作中获益良多,在同事帮助下度过适应期,教学能力和个人素养都得到显著提升。

2离任志愿者岗位时维多利亚商务孔子学院大家庭给白莹莹寄语

在澳大利亚的一次小学文化活动中,她当时在国内大热的舞蹈《小苹果》引入课堂。欢快的节奏、简单易学的动作,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热情。他们不仅快速掌握了舞蹈动作,还自发组织起小组教学,互帮互助,让每一位同学都融入其中。这次经历让白莹莹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和学生主动性的强大力量,学生们展现出的互助精神,也深深触动了她。莹莹表示:“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了团队协作和发挥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性。在文化活动中,学生们不但展示出了热情,而且这个互助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白莹莹深知自己肩负着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使命。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白莹莹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她巧妙平衡传统与流行元素,通过流行歌曲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传统手工艺如灯笼和中国结则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国际中文课堂播散文化火种

2019年,白莹莹前往马拉维大学孔子学院工作。与澳大利亚相比,马拉维的社会治安、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方面的差异都更大,这也给她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教学点缺乏设备,她只能依靠板书和自制教具进行教学。然而,这种艰苦的条件反而激发了她的创造力和灵活性她亲自动手制作手工卡片和教具,将简单的材料变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魔法道具她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成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段经历让她深刻领悟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并非取决于教学设备的先进与否,而是源于教师的创新思维、对教育的热爱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在马拉维工作期间,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中国驻马拉维大使馆颁发的“中国周”优秀教练员奖,并在汉语桥官网、新华非洲公众号等媒体上发表多篇新闻稿件。

3 在中马友谊小学举办中国文化活动

四、展望未来,领航国际中文教育征程
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与机遇

白莹莹认为,国际中文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目前已有85个国家把中文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上中文的学习者和使用者累计超过了两亿人,中文学习多元化和低龄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在线教育技术的发展也为国际中文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中文+职业教育”的创新浪潮下,中文的需求渗透各个领域。

在白莹莹看来,行业需要兼具专业素质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不仅要精通本体知识、教学法,还要具备优秀的跨文化交际沟通的能力,能够在教学中兼顾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优秀的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语言教学能力,对语言学本体知识烂熟于心,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其次是跨文化交际能力,需拥有敏锐的文化敏感性,快速适应不同文化环境,还要善于解决文化冲突;最后,综合能力也至关重要,涵盖流利的外语沟通能力、高效的中国文化传播能力,以及对教育事业始终如一的责任心与热忱。

4 英国利兹大学商务孔子学院春节活动与利兹市长 议员阿比盖尔·马歇尔·卡东合影,白莹莹为右二

对于有志于投身国际中文教育的学弟学妹,白莹莹表示:“人生的职业选择,其实就像神农尝百草一样,我们要有勇气去进行尝试,然后发现我们的热情所在”。她鼓励大家勇于尝试不同的职业,在实习中感受不同工作的磁场和氛围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续写国际中文教育新篇章

20249月,白莹莹受邀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这对她来说是一次无比荣幸且难忘的经历。现在奔赴职业征途上的第三个国家——英国。在那里,她将继续秉持初心,倾尽全力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让中文的种子在更远的地方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文化之花。

5 白莹莹参加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在如今竞争激烈环境里,白莹莹表示自己学生时代也有过被内耗焦虑纠缠的时刻。她建议大家直面焦虑,化其为奋进的动力。不妨制定一个个小目标,在一定时间内专注这件事,从完成小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同时,一定要专注自身,切勿盲目攀比,保持良好心态,因为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选择。最后,她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句诗寄语学弟学妹,坚信只要踏实前行、勇敢逐梦,人人都能开启精彩人生。

白莹莹认为,国际中文教育扮演着语言桥梁跟文化纽带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帮助外国人学习中文,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传播我们的语言,传播我们的文化,传播我们的价值观。课堂之上,外国学生不仅仅学会了中文,也在与老师的交流互动中,接触到真实、有魅力的中国人,加深对中国社会的理解,逐渐消除中外之间的误解与偏见,这正是国际中文教育的价值所在。采访:胡琪彦 刘端 图片:白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