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 한글 | русский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园地» 学生动态

学生动态

海外风采:倪欣宇 | “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一定会再回到埃及”

本期人物:倪欣宇

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

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

赴任单位: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

开罗大学风景

开罗大学孔子学院是埃及、也是北非地区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2019年“汉语桥”全球冠军诗雨和2023年“汉语桥”全球季军天使都来自我们孔院。孔子学院的教学点有开罗大学本部、本哈大学、埃及科技大学、中埃友谊学校等等。就位于吉萨的孔子学院本部来说,在我们来孔院之前,就听说里面的网络和电梯因为学生太多被挤坏了,这也导致我们在埃及的孔子学院这一年都是没有网络没有电梯的。

1.“喜”提老师身份

经过了十个小时的航班和十小时的中途转机,我们终于被安顿到孔院安排的酒店里。但是刚安顿好,我们就得到一个“噩耗”,完全没有备课的我们被告知第二天就要开始按照刚刚发布的课表上课。我当时完全没有教学经验,又是一个纯i人,上课,特别是第一节课对我来说是非常焦虑的事情。但是当我带着勉勉强强准备好的内容去上课的时候,发现我们之前的顾虑都是不必要的。当你真正站在讲台上的时候,紧张自然会烟消云散。虽然我当时的教学环节还有很多不足,但遇到了能顾包容我又特别好学的学生,他们让我的首次教学圆满完成。

给新手教师的建议

第一次上课不是正式的教学课,而是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的破冰课。学弟学妹的第一节课可以设计一个随机点名自我介绍的游戏,也可以和学生交流为什么学习中文,对中国有什么了解这样有关于汉语学习的问题。如果是零基础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起中文名,展示中国文化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要在第一节课制定好课堂规则。

2.渐入佳境的汉语老师

学生体验踢毽子

此后,我又承担了HSK辅导班、本哈大学、中国驻使馆等多个教学点的教学工作。通过这些工作的历练,我逐渐从一个青涩的新手教师,过渡成了一个稍微摸到汉语教学门槛的入门老师,并且得到了我的学生们的认可。

除了教学工作,文化活动也是孔院工作的重要一环。陪伴学生体验有趣的中华文化是我最喜欢的工作内容。踢毽子、学剪纸、写书法,他们能真正体会到中国文化带来的乐趣,这也正是让我感到无比自豪的事情。

3.生活体验感拉满

从西到东穿越整个大开罗城区,你能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开罗老城,你看到可能是拥挤的贫民窟,没有封顶没有粉刷的房屋和为生计奔波的老百姓;在十月六日城和新开罗,你看到的可能是像北京、上海一样豪华的现代都市场景,所以埃及是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即使如此,乐观开朗的埃及人民向我传达的善意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如果你在生活里需要帮助,你的学生绝对会不计回报地帮助你。

孔院旁边没有封顶的居民楼

新开罗的购物中心

这里的文化确实和中国有所不同。在这里,饮食和服装的限制确实存在,但是这里的人民的热情而多彩的生活方式是我在中国没有体会过的。在阿拉伯婚礼上,他们会彻夜跳舞;在斋月期间的晚上,随时可以闻到开斋饭的香味。

参加阿拉伯婚礼

4.隐藏身份:美食博主

Kushary库莎利:最喜欢的埃及美食,意面加通心粉加米饭加豆子加番茄酱加辣酱,碳水炸弹但便宜大碗,压力大时来一碗很爽。

Hamaam鸽子饭:一整只鸽子里塞进米饭和香料,表皮金黄,香气扑鼻,鸽子肉和米饭都很入味,也强烈推荐。

各种果汁:在开罗老城,几乎每走几步就有老式鲜榨果汁店,甘蔗汁、芒果汁、柠檬汁都是特色。

(隐藏菜单:韩国菜和泰国菜在埃及很火,有好几家好吃的餐厅)

鸽子饭

开罗:博物馆、金字塔、萨拉丁城堡是必去的,傍晚去尼罗河走走也别有一番风味。

金字塔

埃及博物馆

亚历山大:埃及最好玩的城市!凯特贝城堡、亚历山大图书馆和野生动物园都强烈推荐。

凯特贝城堡

地中海风光

阿斯旺和卢克索:帝王谷和数不清的神庙也是必去参观的,也可以试试泛舟尼罗河的项目。

阿布辛贝神庙

帝王谷内部

其他:黑白沙漠

红海地区(沙姆沙伊赫、达哈卜、赫尔格达)

锡瓦绿洲、马特鲁果冻海(这两个没去很遗憾)

旅行防骗小技巧:

1. 在金字塔如果有当地人要给你礼物不要收,收了的话马上会管你要钱。

2. 坐骆驼或任何景区项目都要提前讲好价钱,防止狮子大开口或坐地起价。

3. 景区特别是哈利利市场买纪念品砍价可以直接按商家报价三折开砍,就算是三折他们也有钱赚哈哈。

5.是学生也是朋友

我在那里遇到的朋友们,尤其是我可爱的埃及学生们,他们不仅聪明、好学、认真,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个人的都有纯洁善良的品格。在课余时间,他们带我走过开罗老城的闹市、有着厚重历史的博物馆和雄伟壮观的金字塔。我们也曾在埃及传统的咖啡店和餐厅畅谈学习与生活。无论什么时候我需要帮助,他们总会在我的身边尽自己所能帮助我。

同样,我也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他们,我努力用最有趣的方式传授最实用的汉语知识,我给许多学生取他们的第一个汉语名字,我还帮助很多学生申请来中国留学的奖学金,这些学生中很多已经开始了在中国的学习生活。可以说他们既是学生也是陪伴我经历人生重要阶段的朋友。和他们相处的这段经历启示我去做一个真正可以帮助别人的文化传播者和教育者。

人们常说:“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一定会再回到埃及”,希望那一天不会太久。

结语

回望在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年,倪欣宇的经历无疑是一部生动的跨文化交流与教学的史诗。从最初的紧张不安到渐入佳境,从教学新手到得到学生认可的入门老师,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成长。

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一定会再回到埃及。同样,走出国门,体验过不同文化的人,一定会更加珍视和尊重多元文化,更加开放和包容。让我们以倪欣宇为榜样,勇敢地去探索这个多彩的世界,为世界多元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