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 한글 | русский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园地» 学生动态

学生动态

从花街到耶路撒冷,文学世界的改变

——记“惠文书院”系列讲座之徐则臣专场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2014年3月28日

    (记者:林秋莎)2014年3月28日晚19:00,由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主举办的“惠文书院”系列首场讲座在宁远楼236教室开展。本次讲座请来了《人民文学》编辑,上海作协专业作家徐则臣老师担任主讲。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邓如冰院长、周晨萌副院长、胡少卿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过程中,徐则臣老师就“我眼中的当代文学”与在座的老师,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文学与世界的改变

    文学里有一个世界,世界中有一处文学。而当世界在以超乎任何人想象的速度在改变,文学如何改变?我们对文学的感观又该有怎样的改变?徐则臣老师做出了他的回答。他认为,“乔布斯的苹果”以及整个讯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阅读方式和写作方式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客观上需要我们以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待文学。

    在徐老师看来,当代阅读的方式,与其称作“轻阅读”“微阅读”,还不如称之为“手抓式阅读”。在这种阅读方式的影响下,“一目十行”,甚至“一目三十行”成为人人都能够做到的事。针对网络小说热度居高不下又不断被诟病的问题,徐老师还把自己与一些知名网络小说家的讨论同大家分享。他提到,网络文学受追捧,可以说是阅读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改变共同推动的。“网络文学必须注水”是“一目十行”的要求,而随着网络文学兴起的新的修辞方式,就像将一把盐放入一大缸水中,淡到食之无味。

    徐老师还提到,通讯时代同样推动了写作方式的改变。“写手”便是这一时代的产物。我们无法想象2000年前有人能够做到每日写8000字文章,不是因为古人不及今人刻苦,而是,即便有人能够去写,也没有足够强大的介质供这些文字传播。

    很多人在讨论,“通讯时代的速度与浮躁决定了我们这个时代无法出现托尔斯泰这样的文学大师”,徐则臣老师也在讲座上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我不相信21世纪的人们智商降低了,但是这个时代确实再也无法出现托尔斯泰那样的大师,即使有,他也无法被世界发现。因为人们常用19世纪托尔斯泰的标准去寻找这个时代的托尔斯泰。”或许,我们也该尝试着用一个新的标准,去审视这个时代的“大师”。

《花街》与《耶路撒冷》

    从《花街》到《耶路撒冷》,徐则臣老师以自己的两部小说名,开始了对他眼中的小说变化的讲述。他认为,这两部小说的差异,不仅仅是长篇与短篇的区别,更是故事编排与结构形式的不同。而这其中,也是他对中国当代小说,甚至是当代文学的判断和思考。

    徐则臣老师提到,中国传统的小说注重故事的完整性、曲折性与传奇性。以前两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例,他与我们分享了他眼中小说的变迁——莫言以故事成功,而爱丽丝·门罗以细节耀眼。“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拐点”,徐则臣老师说道。他认为,莫言获取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当代文学经过一代人的积累而攀越的巅峰,而莫言之后,“我们永远地失去了通过讲一个传奇的故事而成为大师的机会。”同时,爱丽丝·门罗的获奖,为中国文学去向打开了新的一扇窗户。她启发了我们从现实生活的细节处体察“人人都拥有,人人不自知”的感触。

    关于文学的想象力问题,徐老师提出“真正的想象力是我们都知道但却不了解的生活”,引发在场同学的思考。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对徐老师的《花街》与《耶路撒冷》这两部作品展现了极大的兴趣。不少同学问到“为什么取‘耶路撒冷’这个题目”。徐老师回答说,他把耶路撒冷解读为信仰。他认为信仰是比宗教更重要的存在,“耶路撒冷”就代表着他想强调的信仰。“信仰不是微乎的存在,每一个人眼中都应该有一个耶路撒冷”。

    世界在颠覆与传承中前进,文学同样也不例外。关于如何看待当代文学的讨论,徐老师或许不能给我们一个答案,但却给了我们一种方法——欧亨利式的结尾曾经被奉为经典以致人人效法,而今日我们几乎所有的作家都试图避开这样的“经典”。看待文学,我们同样要用一个历史的眼光去观察,做到“与时俱进。”

    21时许,讲座顺利结束,而关于文学和艺术的讨论才刚刚开始。今后,“惠文书院”系列讲座将陆续邀请知名学者与大家共同讨论文学、艺术方面的鉴赏与感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